2017年冬季達沃斯論壇于2017年1月17日到20日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舉行。習大大主席在論壇上發表了以“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為主題的演講,里面提到:世界經濟正處在動能轉換的換擋期,傳統增長引擎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術雖然不斷涌現,但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

2017年冬季達沃斯論壇于2017年1月17日到20日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舉行。習大大主席在論壇上發表了以“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為主題的演講,里面提到:世界經濟正處在動能轉換的換擋期,傳統增長引擎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術雖然不斷涌現,但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

    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Forum)是以研究和探討世界經濟領域存在的問題、促進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為宗旨的非官方國際性機構。由于在瑞士小鎮達沃斯首次舉辦,所以日后也稱其為“達沃斯論壇”。

    在17日-20日期間,達沃斯將舉辦400多場對話活動,與會者主要圍繞全球治理體系、增進身份認同、振興全球經濟、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等議題展開討論。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著重來看一下達沃斯中對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產生的討論。

    雖然國際金融危機已過去數年,世界經濟仍未走出陰影。經濟低迷帶來的首要問題是就業。小編觀察到,在美國大選的時候不管是特朗普還是希拉里都非常的注重就業人口,并且都提到了讓制造業從新回到美國,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表示,2050年世界人口預計增至97億,即便不考慮科技帶來的結構性失業,世界經濟也須創造數十億工作機會來適應這一巨大增長。

    當前,各國都在尋求經濟轉型升級契機。當然中國也在努力的推動經濟轉型,而且在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經過兩年的發展,中國的高新科技,包括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機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中國推行《中國制造2025》,逐漸向著制造強國邁進,3D打印作為前沿尖端的智能制造裝備,將會出現在中國智造的體系中,3D打印還可以制造傳統方式無法加工的奇異結構,尤其適合動力設備、航空航天、汽車等高端產品上的關鍵零部件的制造。增材造(3d打印技術)將成為《中國制造2025》中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一環。

    據了解,在達沃斯論壇開幕前夕,習近平會見瑞士聯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并且特別指出:兩國將推動建立中瑞高水平創新平臺,并在這一新機制統籌引領下加強“中國制造2025”與“瑞士工業4.0”的對接,推動兩國企業和研究機構創新合作。

    中國的3D打印企業將會是中國未來工業4.0體系結構的中重要的組成元素,目前雖然3D打印已經滲透到了各個行業中,但是畢竟由于技術的限制和人們認知度的不同占得比例并不是很大,現在隨著國家對增材制造關注度不斷提升,南極熊相信過不了多久,3D打印就會迎來一個新的爆發點。

    下面附上習大大在2017年冬季達沃斯論壇的演講內容稿: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

    ——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2017年1月17日,達沃斯)

    尊敬的洛伊特哈德主席和豪森先生,

    尊敬的各國元首、政府首腦、副元首和夫人,

    尊敬的國際組織負責人,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和夫人,

    很高興來到美麗的達沃斯。達沃斯雖然只是阿爾卑斯山上的一個小鎮,卻是一個觀察世界經濟的重要窗口。大家從四面八方會聚這里,各種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較少的投入獲得了很高的產出。我看這個現象可以稱作“施瓦布經濟學”。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英國文學家狄更斯曾這樣描述工業革命發生后的世界。今天,我們也生活在一個矛盾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質財富不斷積累,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類文明發展到歷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區沖突頻繁發生,恐怖主義、難民潮等全球性挑戰此起彼伏,貧困、失業、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臨的不確定性上升。

    對此,許多人感到困惑,世界到底怎么了?

    要解決這個困惑,首先要找準問題的根源。有一種觀點把世界亂象歸咎于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曾經被人們視為阿里巴巴的山洞,現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國際社會圍繞經濟全球化問題展開了廣泛討論。

    今天,我想從經濟全球化問題切入,談談我對世界經濟的看法。

    我想說的是,困擾世界的很多問題,并不是經濟全球化造成的。比如,過去幾年來,源自中東、北非的難民潮牽動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民眾顛沛流離,甚至不少年幼的孩子在路途中葬身大海,讓我們痛心疾首。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戰亂、沖突、地區動蕩。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是謀求和平、推動和解、恢復穩定。再比如,國際金融危機也不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產物,而是金融資本過度逐利、金融監管嚴重缺失的結果。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于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于問題解決。

    歷史地看,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造出來的。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

    當然,我們也要承認,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當世界經濟處于下行期的時候,全球經濟“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變小了,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會更加突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會感受到壓力和沖擊。反全球化的呼聲,反映了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足,值得我們重視和深思。

    “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睆恼軐W上說,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為事物存在優點就把它看得完美無缺是不全面的,因為事物存在缺點就把它看得一無是處也是不全面的。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我們不能就此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

    當年,中國對經濟全球化也有過疑慮,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有過忐忑。但是,我們認為,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中國經濟要發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遠不敢到大海中去經風雨、見世面,總有一天會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國勇敢邁向了世界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嗆過水,遇到過漩渦,遇到過風浪,但我們在游泳中學會了游泳。這是正確的戰略抉擇。

    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

    人類歷史告訴我們,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問題,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思路。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正確的選擇是,充分利用一切機遇,合作應對一切挑戰,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